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休闲生活,为设计者带来哪些机遇?

Frame China FRAMEEEE构架 2023-06-08

#行业观察


当深圳的徒步爱好者在长达300公里长的“水泥零增长,生态零破坏,物种零伤害”的826步道上听风看海、读诗赏乐;当上海的骑行爱好者穿过长江大桥去追寻崇明岛的日出;当北京的年轻人争先恐后赶往昌平、通州和怀柔,把赶农贸大集当成一种时尚的户外活动;当海口的市民们一边行走在天空之山驿站起伏的屋面,一边饱览海口湾的迷人风景……中国人的休闲娱乐生活,正前所未有地丰富起来。


随着户外运动风潮的兴起,中国各个城市都纷纷兴建休闲运动基础设施。这些不仅对于城市形象建设和城市活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也对如何找到城市发展需求与自然保护的平衡点,激活经济潜力带来了新的挑战。





#01

更加关注“人”的自然步道是什么样的?

{ Focus on the people }


自然步道是沿途自然景观多样、动植物丰富,同时拥有人文历史与风物民俗背景的步道。人可以在徒步的过程中舒缓身心,体验生态环境,感知自然万物。在深圳,目前已经有庞大的步道人群,约80万的徒步爱好者,亟待有相应的户外环境满足他们的运动需求。


为此,《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草案)提出,深圳将以郊野径为主,重点建设1条横贯东西的330公里长主干游憩步道。营建全境步道体系,实现绿道、碧道、远足径、郊野径、古驿道、海栈道、城市慢行道等“多道融合”,至2035年建成5000公里以上全境步道体系。


深圳826全境步道 / MLA+


这其中,就包括深圳本土自然与历史研究者南兆旭倡导构建的一条贯通深圳东西,300多公里长的“826步道”。为此,他用三十年的时间步行1016次,走过无数的老村、对沿途的自然风物、历史地理做了翔实的记录。


“826步道”全长 300多公里,西从茅洲河,东到鹿嘴山庄,跨越深圳的10个区,所经之处都是深圳地貌最多变,景象最壮丽的,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可以把深圳大部分的风景、人文历史和现代的发展串联起来。这条步道的提出,也体现了南兆旭多年来强调的“在地关怀”的宗旨——要把我们的居住地当做世界的中心来关注,用知识和情感来推动我们生活的城市向好的改变。


深圳的陆地,40%以上被森林覆盖 

图源:《深圳自然博物百科》南兆旭著


负责该项目的设计事务所MLA+中国区副总监曹睿芝和团队,在设计之初就亲自进行田野调查,经过实地考察他们发现,很难定义这个项目到底属于城市规划,还是基础设施,或者景观设计,又或者是社区营造等等这样的既有成熟项目类型。并且这个步道并不是无中生有从零开始,而是基于深圳已经有的古道、绿道、碧道,郊野径等现有的步道体系,需要用对生态最低冲击的手法去衔接串联所有断点。


通过对美国阿帕拉契小径、新加坡公园链接器、瑞士65000公里徒步全网络体系的案例研究,团队获得的启发是,设计师应该不仅仅关注空间,更多的应该关注人的体验和多物种的跨越时间维度的体验,而步道本身仅仅是一个载体。这与步道的倡导者南兆旭的想法不谋而合。


春天深圳水库的沿岸绿道,黧蒴锥开满一树白花

图源:《深圳自然博物百科》南兆旭著


针对深圳步道存在的类型单一、难度系数大、标示混乱、过度修建、服务设施简陋、人兽冲突、缺乏户外救助系统等问题,MLA+进行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断点,给出了15个分段、提出每段的问题解决方案分析和指引。并从中挑选4个典型段落,给到了非常具体的解决思路。这些最终都体现在了深圳市的“山海连城总体规划”里。


项目计划在网络上公布之后,收到了大量徒步爱好者的反馈,希望可以让这条以深圳这座城市生日命名的步道,代表一种新的深圳的生活方式。让时间是生命的附加值”代替“时间就是金钱”成为一种新的城市认同。这条步道的修建,迅速掀起了“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走走826”的新共鸣,也有望创造出更环保、更有探索精神的城市氛围。


被双彩虹拥抱的深圳

图源:《深圳自然博物百科》南兆旭著




#02

如何构建造福骑行者的城市绿道?

{ Benefit cyclists }


受疫情影响,尤其是在全球各大城市经历过地铁、公交车等停运之后,自行车作为一种便捷且环保的交通工具,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在中国,2019年5月北京开通了首条自行车专用路,连接昌平回龙观和海淀上地软件园,全长6.5公里;在上海,人气始终不减的浦东滨江骑行道成为沪上骑行者的最爱,沿线的养颜又治愈的绿地、公园、美术馆让沿途充满了艺术和时尚的气息;在成都,全长100公里的绕城绿道让不少人自发地发起挑战、发布攻略,让绕城骑行和野外露营、夜爬龙泉山并成为成都的“新铁人三项”。


滨江绿道


从前为了城市发展将道路空间留给机动车,而如今随着非机动车,自行车在城市中的回归,也在逐渐推动城市形态发生改变。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姚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些城市在骑行道的空间层面、功能层面、景观层面考虑并不充分。例如骑行道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城市全覆盖;功能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和周边的城市环境、商业配套设施、休闲设施相结合。此外景观也比较单一,需要在亲近自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设多样化的骑行道景观体系。


滨江绿道


上海的滨江骑行绿道,将黄浦江两岸45公里滨江公共空间和沿线五区的绿道进行互联,打破了“临江不见江”的城市空间难题,集景观、商业、休闲和通勤等功能为一体,可谓是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和绿道构建方面的成功典范。


在挖掘城市历史文化方面,滨江绿道在开发过程中将浦江两岸大量的工业遗存通过改造的方式二次利用,将城市功能植入江南造船厂、南市发电厂、世博会场馆等历史工业建筑资源,不同的旧厂房被赋予了多样的城市功能,改造成为1862时尚艺术中心、当代艺术博物馆等更符合当代生活的地标,实现其价值的延续和提升的同时,也为骑行途中增加了更多看点和互动的体验。


滨江绿道工业遗迹留存


在骑行道的打造上,设计师用了多种类型的架空骑行道和变换多样的微地形景观来让上下起伏的空间变化给骑行者带来丰富体验感,从不同角度观看上海滨江风景。而类似徐汇滨江段的架空步道下方结合立柱做运动公园,形成上层步行游览、中层运动、下层休闲的三层体验空间这样的例子,也体现出设计师通过多重空间设计和功能植入满足不同人群活动需求的思路。


此外,针对骑行和户外运动爱好者以及游人们搭设的休憩空间和公共卫生间也与滨江绿道形成点线串联的良性互动。22座休息驿站“望江驿”配备有自动贩卖机、公共厕所、24小时热饮水等,甚至还有面向健身人群免费开放的淋浴服务,增强了功能性的基础上也形成人与人的交互空间。专为骑友铺设的不会滑倒的塑胶骑行道,沿江几十公里无红绿灯的顺畅通行,以及两岸连续不断的公园绿地,都给骑行者带来了更好的体验。数据显示,自黄浦江45公里滨江空间贯穿以来,到访游客数量同比增长近50%。


滨江绿道



#03

什么让新一代集市商业空间更接地气?

{ More grounding }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北京年轻人争先赶大集的新闻成为了热议。开始大家以为,年轻人赶集只是为了图一时新鲜,追寻年味。但没想到的是,这场赶大集运动逐渐发展成为了北方年轻人日常的一部分。每到周末,年轻人们甚至起得比工作日还早,就为了跑到郊区赶一回大集。


究竟是什么魅力让这种“土味十足”的、以前只有老年人才会感兴趣的传统活动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呢?


FOODIE SOCIAL 2.0南里食集


原来,逛街看电影探店已经玩腻的年轻人把赶农贸大集当成了一种新型解压的户外活动。这种活动既不像露营要准备高端时髦的装备,也不像滑雪陆冲飞盘,需要一定的技术和体力。赶大集,对衣着装备几乎没要求,几块钱就能吃顿饭的超高性价比,以及能和陌生人轻松搭讪、随意拼桌的有趣体验也让人好像找回了童年或者学生时代没有内卷、没有压力的无忧无虑的时光,顺便还能晒个太阳,堪称解压首选。


散发古早氛围感的大集,就像是年轻人可以逃离城市以外的一个桃花源,保留了记忆里原汁原味的生活的样子。它的爆红,一方面反映出年轻人对新消费场景的好奇和高接受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好玩好逛的市集经济早已成为当仁不让的年轻一代流量入口。考虑到像北京郊区这样的场景在全国复制起来还是有难度,但复制这样有烟火气息的消费场景却可以成为想要吸引年轻人目光的商业体值得参考的借鉴。


FOODIE SOCIAL 2.0南里食集


位于瑞虹新城太阳宫商场五层中庭的沉浸式美食社交平台FOODIE SOCIAL就与以往的传统购物中心不同,拥有25米挑高的5000㎡空间具有开放街市的形态,以“迷你村庄”为设计概念,围绕主题集市布置田野市集。充满野餐氛围的街市、高低错落的露台食街、阳光花房以及广场构成仿佛置身于野外露营的主体空间。


一系列的“户外”街道串联起两边的小食或营地小车,田野模糊的边界和村落的组团,包括餐饮、零售、快闪、活动等业态元素相互穿插,让空间自发形成了集市。有交互感、有持续优质内容的空间业态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打卡。


FOODIE SOCIAL 2.0南里食集


随着Z时代群体消费的崛起,过去一味强调创意和时尚化的集市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能能够满足新新人类对体验真实生活的需求。像FOODIE SOCIAL 2.0南里食集这样植入乡野和村落元素,并结合现代化的数字技术打造的新一代集市商业空间,或将打破“千市一店”的传统设计模式,成为主动拥抱消费者对公共空间与消费场景需求的多样性变化的有效参考。




#04

怎样塑造自然对城市居民最大的吸引力

{ Attract urban residents }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走出所在的居住空间和社区,到更能够与人接触的户外空间中去。人们对各种各样的有人聚集的场地有更大的兴趣。如果说户外最大的吸引力就是“自然”,那么如何让人能够融入自然,让自然也能够融入城市,将会成为设计师们在这个阶段和今后必然会遇到的课题。


2021年,纽约市市长Bill de Blasio 宣布了“开放林荫大道”计划,在数英里的街道上摆放公共桌椅,让其变成供食客,骑自行车的人和行人都能停下来休闲放松的开放空间。当人们都走出家门,来到这些开放空间,一些艺术家也开始到这里写生、街头音乐家开始在这里演奏、更多街头涂鸦也开始出现,让这里更具“人”的氛围。


天空之山  / Lab D+H SH 上海事务所


也就是说,当一个户外公共空间能够形成“聚集”的氛围,那么人们更容易到此逗留。今年3月底在海口开幕的海边驿站“天空之山”也正是这样一个例子。


“海口·海边的驿站”作为全球首创的以公益、联动、开放、自然为主的滨海艺文生活长廊,邀请全球20位顶尖建筑师与艺术家集结于此,通过设计出16个形态不一、功能多元的滨海驿站,为居民及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滨海文化生活。


天空之山  / Lab D+H SH 上海事务所


由Lab D+H SH 上海事务所设计的海边驿站“天空之山”就是其中的一处,坐落在海口湾入海口北岸,总面积超过了2000平方米。建筑外部拥有极为景观化的、像山谷般的屋顶缓坡,建筑创造出倾斜的屋顶缓坡,人们漫步走上屋顶可以看到更广阔的海岸景色。而随着缓坡的延伸,下方开放通透的共享空间将海岸的景色自然地纳入建筑内部,打破了室内外的边界。在这里,建筑没有喧宾夺主,而是和谐地和自然融为一体,创造出灵动松弛的氛围,让人们穿梭在建筑内外都能感受海风吹拂而来的自然气息,在场地内获得连续的体验。


天空之山  / Lab D+H SH 上海事务所


此外,漫步道、骑行道、停车场等功能的设置,使不同的动线和谐地构建起一片方便人们“聚集”的场域。因此虽然这里原本位于海甸岛,远离城市,缺少人气。但自从“天空之山”建成开幕后,已然成为这座城市的“公共客厅”。建筑与景观的起伏错落共同塑造出多变有趣的场地空间,艺术节、音乐会、海边营地纷纷到此驻扎,引得人们在此处欢聚。


天空之山  / Lab D+H SH 上海事务所


这也意味着,只要改善公共空间中产生自发性活动的条件,设计师完全可以通过更与自然融合的空间设计,促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活动的增加,让休闲娱乐放松的社交活动像喝咖啡一样自然而然地发生,为城市生活注入更多的活力与生机。



参考资料(上下滑动)

《将构建全域公园体系,营建全境步道体系》

《南兆旭:用三十年时间“走”一部大书》

《城市更新|“以人为本”设计下的街道》

《健康城市,骑行系统设计策略研究》

《上海滨江绿道骑行之旅|探索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趋势》

《骑行火到“堵车”,我们的城市空间准备好了吗?》

《《骑行上海》:城市骑行不只是代步,更是一种文化》

《北京年轻人最新户外运动:去郊区赶大集》

《如何借力“美食市集” 打造非标商业》

《对话藤本壮介,海岸线上的驿站公园》

《打卡新地标!海口湾“天空之山”本周六迎客》


撰文 | Queena Yao

编辑 | Daisy

校对 | Miki




往期精彩内容-

街区创生,商业如何“回归社区”?

泛文化娱乐新时代:当演出与商业和城市同频共振

对话Felix Holland:用当地方法进行生态弹性的设计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参赛                来个三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